基層要聞
澄合礦業:跑出收官“加速度” 順利實現“全年紅”
近日,從澄合礦業公司獲悉,2022年,該公司生產任務、經營效益均創公司成立52年以來最好水平,在崗職工年收入達11萬元,工資增幅達21%,實現了“三個新突破”,創造了新佳績。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共完成“澄煤入渝”441.94萬噸,“澄煤入贛”30.01萬噸,鐵路發運量超額完成65.66萬噸,各項目標任務圓滿收官,順利實現了“全年紅”。
鍥而不舍抓安全,筑牢企業發展“生命線”
“安全是企業的底線、紅線、高壓線,必須始終嚴防嚴守。”“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我們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不移抓好安全,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2022年,該公司黨政主要負責人多次就安全工作進行專題部署,要求各單位全面夯實安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扎實開展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切實以如履薄冰的態度抓好安全工作。
一年來,該公司狠抓安全警示教育,依托安全宣講進煤礦活動,扎實開展以安全應知應會、風險辨識、創傷急救為重點內容的全員安全培訓,不斷提高全員安全素養。狠抓現場安全精細化管理,堅持重大風險隱患“22必報”和“雙確認”原則,落實好“三不生產”“四個堅決停下來”和“六個深入”,嚴抓“四員兩長”作用的發揮,不斷練就安全管理繡花功夫。狠抓重大災害隱患排查治理,深化安全雙重預防,推廣NOSA安健環管理體系建設,全面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切實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截至目前,該公司所屬山陽煤礦公司、百良公司、董礦分公司已達到NOSA安健環管理體系二星級標準,為企業持續安全健康發展夯實了管理基礎。
科技賦能促生產,提質增效夯實發展根基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為進一步加快優質產能釋放,該公司堅持科技賦能,不斷加快渭北復雜地質條件下智能化精準開采綠色高效示范礦井建設進度,以“實用、管用、好用”為原則,建成智能采煤工作面4個,快速掘進系統9套,生產效率、掘進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實現了單面日產原煤上萬噸,開始了安全高效快速掘進模式。
“2022年,公司不斷深化科技攻關,全年科技投入占營業收入的5.5%,完成科研項目20項,切實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提供了源動力。”該公司科技部負責人表示,一年來,公司不斷加強煤礦智能裝備和技術研究,重點開展綠色智能開采、災害綜合防治工程、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攻關,不斷強化澄合智能化、數字化技術水平和裝備力量。
為進一步推動生產組織提質增效,該公司不斷優化技術措施,持續深化“一優三減”“三優兩提高”工作,重點推進巷道支護優化、“三軟”煤層快掘技術、“110工法”等科研項目的研究與應用,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據了解,由董礦分公司參與研究的《渭北煤田復雜地質條件下董家河煤礦復合底板承壓水害超前區域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已入選中國煤炭行業2022年行業標桿案例名單,切實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提供了強力“引擎”。
開源節流強經營,推動經濟效益上臺階
開源節流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降低生產成本的最有效途徑。一年來,該公司堅持以大物流實現大銷售,將保障能源供給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全力以赴保障重點用戶煤炭供給,確保合同足額兌現。同時,嚴格落實“雙十體系”全面預算管理,持續強化成本源頭和過程管控,扎實開展“六增六降兩創效”等專項活動,不斷推動企業經營效益再上新臺階。
“2022年,公司積極構建‘5+3’銷售大格局,與重慶市博賽礦業集團、華峰化工公司簽署煤炭產銷協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陜渝‘產能置換+煤炭保供+常態儲煤’多方位合作邁上新臺階。”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積極落實上級“保供、提質、擴能”工作要求,公司重點加快西卓煤礦建設步伐,先后完成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精準開采系統三機聯合試運轉、1509智能化綜采工作面設備安裝,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目前,西卓煤礦5#煤首采面已順利實現試生產。
內控管理方面,該公司狠抓數智建設,率先試點并建成運行財務共享中心,完成了對所屬單位的財務收管,“三位一體”財務體系全面部署搭建完成,業務效率提升了175%。強化審計監督職能,加大審計覆蓋面,嚴格合規審查,提升合規運行質量,保障企業經營健康穩定。加大對外創收和內部資產盤活力度,深化對標管理,堅持樹長板、補短板、尋標桿、抓落實,積極推進管理創新成果和最佳實踐應用,促進安全生產經營工作取得顯著效果。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2023年,該公司將勇挑“產能千萬噸,管理創一流”重要使命,蓄勢勃發、砥礪奮進,緊盯“十四五”“11571”戰略規劃目標,全力建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美麗人文新澄合。(薛雙娟 白湘君)